耶穌的名聲傳開
【 概述 】
一、拿撒勒人厭棄耶穌 (1-6)
- 耶穌到自己的家鄉傳道,眾人因他原是木匠就厭棄他。(1-4)
- 耶穌因他們不信而不多行神蹟,就往周圍鄉村去了。(5-6)
二、耶穌差遣十二使徒 (7-13)
- 耶穌差十二使徒兩個一組去傳道,並賜給他們權柄。(7-11)
- 使徒出去傳道叫人悔改,趕出許多鬼治好許多病人。(12-13)
三、施洗約翰被殺 (14-29)
- 希律聽到耶穌的名聲,以為他所斬的約翰復活了。(14-16)
- 原來,希律因娶希羅底被約翰指責,把他關在監裏。(17-20)
- 希律生日宴客,因女兒跳舞使他歡喜,就隨她所求。(21-23)她母親希羅底出主意,要約翰的頭,約翰就被殺了。(24-29)
四、耶穌給五千人吃飽 (30-44)
- 耶穌帶門徒到曠野歇息,許多人來到耶穌那裏。(30-34)
- 耶穌教導他們許多道理。天晚了,門徒請耶穌叫眾人散去。耶穌問門徒有多少餅,他們說有五個餅,兩條魚。(35-38)
- 耶穌吩咐眾人分組坐下,祝謝後把餅和魚分給他們。(39-41)大家都吃飽了,吃餅的男人就有五千。(42-44)
五、耶穌在水面行走 (45-56)
- 耶穌叫門徒先渡船到對岸去,自己往山上去禱告。(45-46)
- 耶穌在海面上走,門徒以為是鬼怪,非常恐懼。耶穌叫他們放心,他一上船,風就停了。他們十分驚奇。(47-52)
- 在革尼撒勒,有許多病人被帶到耶穌那裏求醫治。(53-56)
【 淺註 】
1 自己的家鄉
路4:16記載:「耶穌來到拿撒勒,就是他長大的地方。」,他被稱為「拿撒勒人耶穌」(約19:19)
11 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
法利賽人離開不潔的外邦人地區時,一個象徵性的動作。在此表示對拒絕神信息的人的警告。
17 希羅底
希羅底是大希律的孫女,先嫁給住在羅馬的叔父腓力一世,後來改嫁給另一叔父希律王 (統治加利利)。
23 就是我國的一半
這是一句格言式的諺語,表示慷慨之意,不可照字意解釋。慷慨的豪語很適用於當時的場合。
37 二十兩銀子
希臘文為二百「得拿利」(denarius),當時工人一天的工錢是一「得拿利」,此處總值為二百日的工資。
43 籃子
用柳條編成的小籃子,是當時猶太人日常隨身攜帶,可掛在臂上用作盛載食物和雜物的器具。
53 革尼撒勒
指加利利海西邊近北端一片狹長的平原,或平原中的一個市鎮。該平原土壤肥沃,雨水充足。
【 簡答 】
- 拿撒勒的人為甚麼厭棄耶穌? (3)
- 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,賜給他們甚麼權柄? (7, 13)
- 希律為何捉拿約翰,把他關在監裏? (17-18)
- 希羅底懷恨約翰,想要殺他,而希律為何不肯? (20)
- 耶穌用五個餅兩條魚讓多少人吃飽? (44)
- 門徒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,裝滿了多少個籃子? (43)
- 耶穌走海面,上了船,風就平靜,門徒如何驚奇? (5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