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 第7章

耶穌在外邦傳道

【 概述 】

一、潔淨與污穢 (1-23)
  • 文士和法利賽人看到耶穌的門徒有人吃飯前沒洗手。他們問耶穌說,你的門徒為何不守傳統,用不潔淨的手吃飯。(1-5)
  • 耶穌指責他們假冒為善,把人的規條當作道理教導人。(6-7)他們離棄神的誡命,拘守人的傳統。在供養父母的事上,藉著繼承傳統,廢了神的話。(8-13)
  •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玷污人,裏面出來的才會玷污人。(14-16) 從外面進入的,是吃的食物,不能玷污人。(17-19)
    從裏面出來的,是心裏的惡,才能玷污人。(20-23)
二、外邦婦人的信心 (24-30)
  • 耶穌到推羅境內去。(24)
  • 一個希臘婦人來求耶穌趕出她女兒身上的鬼。(25-26)
    耶穌說,拿孩子的餅丟給小狗吃是不妥的。婦人說,桌子底下的小狗也吃小孩子的碎屑呀。(27-28)
  • 耶穌對她說,你回去吧,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。(29-30)
三、聾啞的人得醫治 (31-37)
  • 耶穌離開推羅,從低加波利境內來到加利利海。(31)
  • 有人帶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求耶穌。耶穌領他離開眾人,到一邊去,醫好了他。(32-35)
  • 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人,他們卻把他傳開了。 眾人分外驚奇,說,他所做的事樣樣都好。(36-37)

【 淺註 】

1 文士

以抄寫律法和教授律法為專職的人,一般猶太人稱他們為「拉比」。文士大多出自法利賽人。

2 俗手

指未遵照宗教潔淨禮儀洗過的手;他們所主張的「洗手」,是一種宗教禮儀,而不是為了清潔衛生。

3 古人的遺傳

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後,拉比開始制訂許多規矩,用來解釋摩西的律法和應用,代代以口述相傳。

6 假冒為善

原文字義為「演戲」,「假冒為善之人」這詞源於當時的舞臺演員,他們戴假面具說話,隱藏原來的真面目。

11 各耳板

「各耳板」是將財物作一種許願式的奉獻,別人就沒有權利動用。但這筆奉獻不一定要用在宗教的用途上。

24 推羅

位於加利利西北方的腓尼基境內(今黎巴嫩),是一座地中海港口市鎮,距加利利海西北角的迦百農約48公里。

27 讓兒女先吃飽

主耶穌是借此表明他的事工次序,是要使救恩先臨到猶太人,然後才臨到外邦人。(參太15:24)

【 簡答 】

  1. 「用俗手吃飯」是甚麼意思? (2-3)
  2. 為甚麼說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拜神是枉然的? (6-8)
  3. 他們如何藉口不奉養父母? (11-12)
  4. 外邦的婦人為何來俯伏在耶穌的腳前? (25-26)
  5. 耶穌說,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,她怎麼回答? (28)
  6. 她的小女兒如何能得醫治? (29-30;參太15:28)
  7. 耶穌如何醫好那耳聾舌結的人? (32-3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