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改變形像
【 概述 】
一、耶穌改變形像 (1-13)
- 耶穌帶彼得、雅各、約翰上了高山,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,衣服放光。又有以利亞和摩西顯現,與耶穌說話。(1-4)
- 門徒非常害怕,彼得說,拉比,我們在這裏真好。(5-6)
一片雲彩籠罩他們之後,只見耶穌單獨與他們在一起。(7-8) - 下山時,耶穌吩咐他們,暫時不要把所見的告訴人。(9)
耶穌回門徒的問話說,以利亞已經來了,人卻任意待他。(10-13)
二、醫治被鬼附身的男孩 (14-32)
- 有人告訴耶穌,門徒趕不走附在他兒子身上的鬼。(14-18)
- 耶穌吩咐把孩子帶來,那鬼一見耶穌,就使孩子抽風。(19-20)
他父親求主憐憫、幫助。主說,在信的人,凡事都能。(21-24) - 耶穌斥責污鬼,污鬼使孩子大大抽風,就出來了。(25-27)
耶穌對門徒說,這一類的鬼,非用禱告是趕不出去的。(28-29)
三、門徒爭論誰最大 (30-37)
- 耶穌第二次預言,他將被殺害,死後三天要復活。(30-32)
- 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。耶穌說,想為首的必作末後的。(33-35)
- 耶穌說,因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的,就是接納我。(36~37)
四、非敵我者,即助我者 (38-41)
- 不要禁止人奉耶穌的名趕鬼。不是抵擋的就是幫助者。(38-40)
- 凡因你們是屬基督,給你們一杯水喝的,他必得賞賜。(41)
五、使人犯罪跌倒 (42-50)
- 人若使信主的小弟兄跌倒,倒不如把這人扔在海裏。(42-43)
倘若你一隻手使你跌倒,就砍掉它,免得全身下地獄。(44-49) - 鹽失了鹹味就不能調味,你們中間要有鹽,彼此和睦。(50)
【 淺註 】
2 上了高山
當時他們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(可8:27),故那座高山很可能是「黑門山」。但傳統上是指「他泊山」。
13 以利亞已經來了
「以利亞」是指施洗約翰 (太17:13) 他是為彌賽亞的來臨作準備 (可1:2-4)。
23 你若能信
不是主觀的自信,乃是相信神的旨意必要如此。來11:1:信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,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。
34 爭論誰為大
世人的觀念是「大的」要受「小的」服事,主耶穌說,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 (可10:45)。
44 地獄
原指舊約時代耶路撒冷外的欣嫩子谷,這谷後來成為焚燒垃圾的地方,主耶穌將它象徵為惡人受永刑的地方。
48 蟲是不死的
垃圾堆的蟲滋生不息。進入地獄猶如置身於不死的蟲堆中,又如投入不滅的火湖內,要永遠受苦。
50 鹽…若失了味
當時使用鹽和其它礦物夾雜的鹽塊,鹽塊中的鹽分流失後就不鹹了。失去鹹的特性,就不再是鹽塊了。
【 簡答 】
- 耶穌在那幾個門徒面前改變了形像? (1)
- 三個門徒忽然看見誰在跟耶穌講話? (4)
- 文士說,以利亞必須先來。耶穌怎麼說? (13)
- 門徒為甚麼不能把鬼趕出去? (29)
- 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,耶穌怎麼對他們說? (35)
- 因甚麼緣故拿一杯水給門徒喝,就能得賞賜? (41)
- 使信主的一個小子跌倒,這人要被如何處置? (42)